第五部
荒原有爱--第五部
第五部
余纯顺
相约巴音鲁克草原你/一次次的失之交臂像两永列对开的火车,最终擦不肩而过/累计132个小时能的长途电话单/风雨8年赴走中国,魂归大漠留英约名/树倒下了,而山站了
起来/永不赴约的余纯顺
独行侠余纯顺1996年5月18日离开上海,前往新疆库尔勒,准备完成徒步穿越罗布泊的计划。5月28日午夜,他在我的BP机上留言:我已抵达库尔勒,勿牵挂。
6月6日中午,我又接到余纯顺从楼兰宾馆打来的传呼:“今天下午15:30离开楼兰宾馆穿越罗布泊,请回电话09962024588转1408,让我们在电话里话别。”
我拨通了新疆的电话:“疯子(我们彼此之间互称‘疯子’)!这季节走罗布泊似乎真的不妙?!现在改变想法还来得及。”这句话我说过无数遍,只差恳求他留下来了,我知道他决心已定,所有的劝说都没有用的。
“小疯子,别担心!风风雨雨8年过去了,经历过数不清的磨难和险情,老余大难不死,因为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再说,还有一件心愿未了,我们神交已久,一直电话遥控书信往来,老余小疯子未曾谋面,死不甘心。”余纯顺还是那样的幽默风趣。
“昌平!”他用严肃的语调第一次唤我的名字,我心里一怔,泪水夺眶而出。“我走完罗布泊和古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的全程后,找个山青水秀与世无争的地方,写感动自己的文章度过后半生。我不打算将自己变成一架走路机器,走遍全中国并不是我追求的顶点,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那一天到来时,我会以浪迹天涯多年的众多感悟提醒自己:生命底蕴的精髓就在于保持自然和朴实。因此,走完中国,从此便不谈走中国,我作好了回归平淡的准备。昌平,你不会忘记愚人节说的那句话,是吗?”
愚人节那天,我在编辑部里郑重宣布:“我和余纯顺今天订婚。”
主编惊喜地问道:“真的?”
“真的!”我点点头语气非常肯定。
“很好哇!一对‘乱走”的天涯孤侣!他什么时候到?”
“今天晚上!”
春大的夕阳,带着几分暖意悄悄地退隐天幕。屋里的人连声催促我快去车站接“未婚夫”。
我手舞足蹈:“哈!上当了!今天是愚人节厂正在得意忘形之时,电话铃响了。我按住笑痛的肚子拿起话筒。
“小疯于正疯着呢!什么事这么高兴?”
“是你!这么巧!”我惊呼一声,然后悄悄地耳语一般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未婚夫”说:“今天是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宣布和你订婚了。”余纯顺模仿我也压低声音说:“希望你们在北京天天过愚人节!”
“昌平讨厌上海人!”
“可我的祖籍不是上海。但老余更讨厌以地域衡量人的人………”
“昌平,你心不在焉厂我一惊赶紧收回思绪。”
“我要打破6月不能穿越罗布泊的神话;我还要实地考察罗布泊的地理气候,以后想开挖人工运河,引昆仑山雪水,再造罗布泊辉煌的可能性,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部一行5人,已进驻塔克拉玛于沙漠,他们将进行10大的追踪采访报导。”余纯顺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昌平,我一定要见到你。估计16号我返回,19号有北京飞库尔勒的飞机,我只想看你一眼再走丝绸之路。如果赴约日期已到我还没有回来,你一定在库尔勒等我。到时候我要送你一匹白马再加一个马夫余纯顺,我们一起走一趟巴音布鲁克草原,也了却你想和老余走天涯的心愿。昌平,韦俊又来催我下楼了,巴州旅游局和保险公司的一些朋友为我送行,他们正等着。我走了……昌平,一定在库尔勒等我,一定……我会一根头发也不少地回来,等着……昌平,别哭!我走了……”
“路上小心,珍重,珍重啊……”
“昌平,我记住了。19号我们就要见面,等着我!”
很久很久我才放下话筒,屋子陷入一片沉寂……
《旅行家)杂志社的编辑立群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我身后,“是老余?”他问。
我没有回答他,只递给他一篇稿子《走在远天底下的余纯顺》。
“我刚才在电话里读一遍给他听了,他纠正了一些差错,可以发稿了。”
立群年初就向我约稿,我一直拖延,担心自己角度把握不好。立群亲自上门索取来了,他看了后说不错,准备月底发稿——旅行家人物专栏。
立群像兄长一般拍拍我的肩膀说:“爱上老余了?”
“是的,超越一切!”我看了看手表说:“他已经出发了。”
“那我们也出发吧,走,喝杯酒去,我不想让你独自胡思乱想,我们聊一聊。”立群领着我走进一家啤酒屋,我们临窗而坐,整整一下午话题围绕着正挺进罗布泊的人儿。
我初识余纯顺是在中央电视台的体育栏目中。长头发大胡子。衣衫褴楼身材健壮的余纯顺背着背囊,大背囊上缝着一块红布,上面写着“徒步中国,上海一台湾,1988——1998”,红底黄字,格外醒目。他步履稳健有力地行走在空旷的西部荒原,在沙丘上留下狂草的字迹。天,很高很蓝;地,沉厚雄壮,一片诗意的苍凉,像一幅画的再版。主持人的解说将我拽回现实。
上海电器成套厂职工会纯顺,1988年7月1
日告别了满头自发的老父亲母亲和黄浦江畔繁
华的大都市——上海,迈出了孤身徒步走访中
国的第一步。正当数以万计的人潮水般从北方
涌向南方各沿海城市的时候,余纯顺却逆流而
北上,向着辽阔壮美的北方挺进。他制定了科
学的旅行计划,先走完海拔较低的华东平原。
华北平原。东北林区、内蒙古草原,随着海拔
的增高,体能的适应,他来到了戈壁滩……
那时,还是个学生的我,心灵深处被他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难以控制自己内心的激动,仿佛预感到他走过的地方,我迟早要去。难道他就是我一直苦苦冥想的异乡人?我背起行囊去追寻他走遍万水千山,但始终都没有捕捉到他的踪影,神秘的游侠,来元踪,去无影!沿途中,收集了他的一些资料。遇见几个骑自行车的旅行者说,在漠河遇到他,在虎跳峡见到他,在和田遇到他,在川藏公路见到他……
余纯顺,这个中国20世纪末最后一名古典式的殉道者,一个现代苦行僧,为了徒步中国,他已付出了2900多个日子和永不再来的青春年华。8年中,他让自己真实的步伐落在山重水复神州大地的千沟万壑间。他11次过长江、17次渡黄河,他用他的那双大脚一步一个脚印量出了川藏。青藏。滇藏。新藏、中尼5条公路的全程,他走出了人世问的一个奇迹——徒步4.2万公里!为此,他穿破了357双鞋子;为此,他的脚底板比常人厚了许多;为此,他的腿变得细了……
有许多探险家在踏上藏北无人区后就一去不复返,每年都有人因小小的感冒,引发高山反应症而死亡,而余纯顺仍不给自己留一条退路:“走人世上最难走的路,征服世界第三极。”高寒缺氧,狼群出没,海拔6700米的界山死人沟风险重重,是边防军和游牧藏民几次救了他。当他坚持走到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无人区时,他脸色青紫,呼吸困难,腹胀如鼓,原先85公斤的体重降至60公斤……死亡在前!
余纯顺嚼着途中唯一的“奢侈品”——四川榨菜和强行闯人口中。荒原特有的飞行“集团军”小黑虫,艰难地行进在平沙漫漫的阿里高原,走向那远天的底下
截止1996年6月,他已完成60个探险项目,走访了24个省。市。自治区,访问了33个少数民族,撰写了50多万字的游记,拍摄了m00多张照片,沿途作了142场题为《壮心献给父母之邦》的演讲。
在去年的一次中国旅行家探险家的聚会上,我问身边的人:“余纯顺来了吗?”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是疯子,不欢迎他来。”紧接着又说:“他已经从西藏返沪正在家中。”并递给我余纯顺家的电话号码。我捏着纸条匆匆地离开了会场,耳朵里又飘进了一些支言片语:“他母亲和姐姐都患了精神病,他疯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
风风雨雨8年了,前元接应,后元救援,没有任何现代化装备,余纯顺背负30公斤重的行囊,孤身一人行走在中国大地。走路人人都会,但当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却不容易。这不仅仅靠身体素质。勇气和吃苦耐劳精神,更重要的是靠心理素质和人生修养。现在中国的旅行家探险家越来越多,由于知识、悟性和心理准备不足,有的人往往把自己的心情走坏了,变成了一个浮夸的狂人和“路痴”。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消受那山川大气、日月精华。文化积淀的。难道徒步走遍中国的苦旅把余纯顺变成了“疯子”和“路痴”?
“疯子”的说法使我对余纯顺更加有兴趣。我拨通了他家的电话。电话里传来雄厚而凝重的声音:“我是余纯顺。”
我简单地介绍了自己,当他知道我们是同路人时,陌生感很快消除了,俩人之间的距离渐渐缩短。窗外,夜已很深,很静,我们如兄妹般长谈,他狠命地撕裂自己,袒露出一个赤裸裸的余纯顺。
我问他孤身徒步走中国的8年中,可能千百次地面临过“为什么要走中国”的提问,我知道,那种源于心灵深处的东西是说不清楚的,但我仍要重复这个问题。
余纯顺说:“其实,每个人都因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环境而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素质。我摆脱不了在心灵中流浪。又要在天地间流浪的命运的诱惑。当然,这还同我艰难的童年少年身世有关:我6岁的时候,母亲患了精神病住院,我在一夜之间就成了‘下等人’,‘精神病的儿子’的骂声和石子像落雨般砸在我身上。在忧患和屈辱中长大的孩子,注定是早熟的。我从小就离群索居,在那些无处可去的日日夜夜里,我除了与书为伴外,便是坐在屋顶上遥望远天,那里,我对自己说:在远天的底下,有许多要去的地方……在沉重和悲苦中,我渐渐长大。
“一个天赋具有流浪意识的人,除了具有骑士风度和浪漫情怀贯彻一生的‘准备’外,迟早还会悟性过人,因为增添这种悟性的过程并不遵循平素里那种潜移默化的规律,它是一种突变或叫飞跃吧!我难以忘怀在安徽的一个军垦农场10年的劳动生活,艰苦的体力劳动铸就了我刚毅的性格,锻造出我坚强的体魄。1978年,我回沪后顶替父亲进了上海电器成套厂。那段日子里,我争分夺秒利用业余时间在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学习了4年,多方面提高文化素质,开阔视野,让自己坚强的意志。丰富的精神和内心世界,更严峻更深刻。童年的那个梦想在生命深处蕴藏已久:远天的底下,我一定要去!那么,还在等什么?余纯顺,出发吧!在夜深人静时,我对自己说对妻子说。可是她对我的想法不太理解,当然也就不会支持我,她想用孩子来锁住我的心来挽救这个家,也许是天意,子亡了。妻也离开了。我明白,那是上苍替我除去人生的负累,所有的障碍都扫清了,我决。定要去完成源于童年的梦想一一走访全中国。”
乘余纯顺停顿的空隙我插话道:“现在有些人认为你独树一帜,是想出风头标榜自我;是漫无目的的乱走。这8年,你给社会创造了什么价值?”
电话里很久的沉默,也许是我的问题提得太尖刻了。余纯顺轻轻一笑:“我不想给自己编花环。当初我走的时候没有受任何人的委派,我不指望能得到什么,我既不注重名利,也不追求结果。在这段过程中,我对生命。自然。人民充满着感激之情,我想用10年时间来完成一个设想,一个中华历史五千年的第一次,如果余纯顺不去实现,肯定会有人去做的。我准备一个不漏地走访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我定下了80个探险课题,沿途中我不会放过任何一次‘爱我中华’、‘献给父母之邦’的演讲机会。也有人认为我想利用走遍中国让自己出名,我但白他说,凡是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名我何尝不出一出!我不想白来这个世界走一趟,我想把自己的命运和时代文化揉在一起,发挥自己的能量,给世界留下点美好的痕迹,就像一颗流星在滑落的瞬间,给漆黑的夜空留下一道光明的痕迹。我时常用两句话勉励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天空未留痕迹,鸟儿确已飞过!
我知道这样的回答大概未必令你满意,就在我回答你提问的同时,我正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哈哈!第一次跟另。人聊了这么久,认为余纯顺是个典型的孤僻。内向、不善辞令甚至木讷的人,今天却被一个小疯子感染了,一发不可收。不过,我喜欢跟比我水平高的人谈话。”余纯顺哈哈地大笑,笑声里充满豪迈和爽朗。
两个疯子彻夜长谈,不知不觉5个多小时过去了。他催促我挂断电话,节约费用以作下一次行程。我意犹未尽:“好吧!再问最后一句话,你是什么姿式和我说话呀?”
“一直在站着。”他平静地回话震得我从床上跳了起来。
“对不起,我不知道,那你快快坐下。”我催他,很久他才说没有椅子。
“那……那……那躺下……”
“也没有床。两年前的一场大火烧光了家里所有的家产,烧毁了我沿途记录的几十本笔记和3000多张照片,母亲也在大火中……现在我找来一个铁箱将剩下的资料锁在箱里,白天,铁箱竖起来当桌子用,晚上,放倒做我的床……母亲的去世,使我子然一身的坎坷人生又一次遭逢剧变。这样的打击实在是太惨烈了!在很长的时间内,我觉得走访全中国的动源突然少了许多,我又一次面临万念俱灰的境地,我几乎要垮了。关键时刻,理性是我忠诚的朋友。
“使我一次次闯过险关的,并不是这些年来出生人死惯了的冷峻,而是责任,一种欲罢不能的责任感提醒我,唯一能打倒余纯顺的恐怕就是余纯顺自己了。很多人说我疯了,他们认为一个健全而正常的人绝不会再继续走下去的,我擦干流血的眼睛,继续前进了。我的前半生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妻离子亡,背井离乡,天灾人祸,生离死别……”
余纯顺是疯了,为了“徒步走仿全中国”这一目标,他是疯了,疯得高贵,他太疯,太痴。太狂,太昔!他走在阿里元人区时,嚼着四川榨菜和小黑虫,他奢望着能吃到一块巧克力。我对立群说,6月19日赴约时,我会送给余纯顺一箱巧克力,既然他的前半生在苦水中度过,他的后半生必须由巧克力的香和甜陪伴……
我喜欢在深夜里和余纯顺聊天,因为那时人心灵的大门是敞开着的。两个飘荡的灵魂,真实地碰撞在一起。有时他的话题刚说个开头,我便接下去展开主题,他一次次他说:“小疯子,我为你的语言倾倒,也为你的思维敏捷、悟性过人倾倒!”
“我也为你来自天赋,来自禀性纯洁,来自无私无畏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来自对生命底蕴的认识,来自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幽默感和勇于但白自己的缺点而感动。”
余纯顺12年的生死朋友韦俊是他的邻居。他在沪的这段日子里,韦俊几乎每天晚上来守候着他,帮他整理照片。我每一次的电话里,都会问:“韦俊在吗?”
“在”
“在”
“我吃醋!”我有意提高嗓门好让韦俊听见。
韦俊接过话筒直嚷:“你们说的话,我根本听不见。我也好妒嫉,你占有了我和余哥仅存的那点宝贵时间,他5月18日又要去新疆,你掰手指算一算吧,一、二、三,就5天时间了,自私的昌平!告诉你我和他一起走”
“我也要去。”
“不带你,你留守家园!”
我和韦俊闹得不可开交,“嘘!别闹了,余哥早已趴在铁箱上写他的文章。他说不仅要走遍中国,还要写遍中国;他说他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也就是完美主义者,他对自己非常苛刻,要求绝对的一丝不苟,他的文章都是自己整理,一笔一划抄写在方格稿纸上,方才给报社。杂志社寄去。回到上海的这段日子,他每天只睡二三个小时,现在正整理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稿《世界第三极走遍)。我反对你一宿一宿的和他通话,我更多的时间只是默默地看着他伏案疾书。”
那一夜我失眠了,辗转反侧,想了很多。韦俊的建议,我接受了。
一天。二天,第三天晚上,还是忍不住,拨通了上海的电话。未等我开口,那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如果是因为电话费膨胀,就别打了,我一直守候在电话机旁等待。”
“话费小疯子支付得起。她只是怕影响你……”
“没得关系嘛。一点也不耽误我写作和休息,我睡眠时间三个小时足矣。我喜欢小疯子的声音,那么真实甜美,我沿着她的声音渐渐走向阿里高原,走进大兴安岭的森林,穿越界山大坂死人沟,她帮我一起回忆8年来所经历的,她的声音,泉水一般流经我的心田,像抚琴。”
我是不易被言语打动的人,但我被这个饱经风霜受尽人间磨难的钢铁男儿深深地触动了,那么温柔,那么深情。刹那间,我泪流满面:“余纯顺,天下唯一能读懂你的人,是昌平。”
“谢谢你,替我说出我刚想说的话。小疯子,我后悔极了,上次真不该拒绝你来上海相聚。你快安排时间吧,我们该结束‘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日子。”
“韦俊在吗?”
“不在!小疯子,你听好:我的缺点弱点很多,我不想欺骗一个让我心颤的姑娘。我曾经历过无数次爱情,但都是短暂的,爱上她们的时候,我的爱是强烈而真实的,我说着的那些故事,像美丽的童话美丽的花环给姑娘们,短暂的爱情,既是一种伤害也是一种幸福,有很多人说余纯顺是花花公子,对爱情极不负责,他元资格再用童话的故事‘骗情’,小疯子,我想听听你听了老余但白交待后的最真的想法,告诉我。”
“你是个有血有肉有情的人,你应该去爱天下值得你爱的姑娘。以前可以,现在。将来,你仍然可以去爱那些可爱的姑娘,因为那些爱情确实很美丽。”
“你介意吗?我在说爱你今生今世的同时,在途中又爱上别人。”
“疯子!我非常介意!”我对他说:“我会像母亲一样注视你,放纵你,宽容你,原谅你。正因为是这样,我才相信天地间,余纯顺在艰难地独行,风雨中走来走去一路跌跌撞撞伤口流着血,需要有双手安抚他的沧桑,否则,我将要怀疑他8年走中国的真实性。”
“老天!这是疯狂还是缘分?爱的理想化,己在我心中下降动摇、快坠落的时候,痛苦准备留给孤独的自己时,那旋律自遥远的天边又缓缓响起。老天!老天!是老天的考验,人间的苦难我都尝尽,所有的付出,现在都得到了补偿,我不再是一无所有。我在黑暗中探索你的手,明天我将要在你的手心停泊。”
“严肃地问你,你不但喜欢上小疯子的声音、语言。悟性。宽容、善解人意;而且喜欢上她的人,对不对?回答我广我咄咄逼人,将余纯顺逼至“绝路”。
“我不敢说的原因是怕伤害她。那年,我行走在川藏公路一段上坡路,看到一个双腿萎缩,坐在一四轮小滑板上的哑巴,正奋力地用双手撑地作为滑板艰难前行的动力。当我迅速赶上去帮助他爬过坡顶的时候,发现他脖子上吊着一个小罐子,里面有一条蓬头垢面的刚出世的小狗娃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它的主人,我被这份爱心感动得心都颤抖,我扑倒在路旁,哭了;后来的日子里,险恶。寒冷。饥渴不断地偷袭我,余纯顺不再相信眼泪!可现在,汹涌而来的是什么?寻觅已久的爱的理想——心与心的交融心与心的碰担心与心的相通,得到了,拥有了一个小疯子、小精灵。小机灵鬼。小天使,我不会‘落荒而走’了。”
有人对我说,余纯顺的花言巧语和但白自己缺点的手段,将我诱惑。我笑着回答心甘情愿受骗,我注重的是他的精神,别的不重要。
当我和余纯顺第一次打通电话的瞬间,在自然真切的谈话中被对方所感觉和接受,我把几年所攒下来的积蓄换成了一张张长途电话单,每次都是在他强行勒令下,才流着泪挂断;电话谈话激发我们各方面的才能,将关心、情趣、幽默、真诚带给对方,我们放弃了世间的庸俗,我们相爱得超凡脱俗。132个小时电话沟通,我们决定见上一面,相约6月19日库尔勒见,然后去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在天鹅猢边扎下帐篷,看日出日落,数着头顶的星点。1995年12月2日早晨我离开古城绍兴。下午,他出现在青石板的巷子里。1994年2月18日,我走进西藏,他扔下了长满虱子的衣衫走出了阿里高原……一次次的失之交臂,我和他像两列对开的火车,最终擦肩而过……余纯顺说,6月19日,小疯子啊,千万不要失约啊!我说我不会,相信你也不会……我们错过大多。
6月16日,我的副主编潇打电话给我说:“昌平,你一定要挺住,余纯顺在罗布泊失踪了。”
“绝对不可能,肯定是那帮元聊的人在制造新闻。他会哼着歌吹着口出现在人们面前。”潇的话我根本没放在心上。下午,我去商场购买一箱巧克力,我曾经为余纯顺在阿里高原奢想吃块巧克力而心痛,我对他说:会让你这辈子巧克力吃不完。
18日中午,潇在我身边悄悄他说余纯顺在罗布泊遇难了。我平静地笑着说:“不可能,他一定会回来的,我和他有约……”我一件一件收拾行装。相机、水壶、睡袋。帐篷,还有巧克力,准备飞往新疆库尔勒。然而,终于有一份从新疆发来的传真递到了我的手上:6月18日上午10时20分在罗布泊地区发现了探险家余纯顺的遗体,从而证实了他已遇难的猜测。
余纯顺于6月6日从库尔勒市楼兰宾馆和摄制组一起出发,沿库鲁塔格山前戈壁公路向罗布泊前进。6月9日,离楼兰古城约6.4公里,这里一片死寂,路很难走,基本元路,都是盐壳状地面。此时,气温为44℃,地表达60℃。6月10上午,队伍沿原路返回,这时,余纯顺作出了重大决定:“我必须维护其真实性。纪实性,我决定孤身徒步罗布泊。”余纯顺在日记里最后写道:大家为我饯行,祝我穿越罗布泊成功。这是他留在人世问最后的文字。6月11日早上8时45分,余纯顺告别了摄制组一行,开始独自东行,按计划13日在大本营“前进桥”会合。12日夜9时45分,正在休息的摄制组成员,忽然听到帐篷外一阵狂风,可怕的沙漠风暴黑天昏地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余纯顺能挺得住沙暴吗?13日会合时间已到,他还未出现,大家急忙分组寻找两天,毫无结果。随即向新疆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旅游局求援。该局局长雷世鸣立即组织了一支由专家组成的救援队伍,星夜驶向罗布泊。由于沙漠地形复杂,救援队沿余纯顺事先设定的路线搜寻两天仍未找着。雷局长火速向州领导。自治区领导汇报,请求支援。6月17日上午10时,一架直升飞机在低空30米至80米处搜寻40分钟未果。6月18日早上,飞机补充燃料后继续搜寻,并且扩大寻找点。上午10时20分,飞机在罗布泊一个土丘边发现了余纯顺的蓝色帐篷,位置在北纬40’33’54”。东径90’19’05”。救援人员发现,余纯顺在帐篷内已经死亡,他皮肤发黑,浑身水泡,遗体已有溃烂的迹象,估计死亡时间距发现时已有两天。壮士虽死,但两腿在大漠还是保持着一副走路的状态,他头朝东,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生他养他的地方——上海。在他身边有一把平时随身携带的出了鞘的藏刀,在他的右方约20米处,有两个被挖掘过的土坑,土坑里没有任何水的迹象。
“他不会死,不会死的!那是想制造新闻,传真是假的,他会死吗?不!他一定会回来的……我和他相约……他说想见我;为什么不让我去?别阻止我……他没有死……”我很想声嘶力竭狂呼乱喊,结果说出来的话却是:“拜托了,别开这样的玩笑,今天不是愚人节……别拦着我!”潇一把搂住我的双肩说:“留下来做一些比去库尔勒更有意义的事来纪念他。”
6月20日晚上8时,客居北京的“文化昔旅”,也是余纯顺生前的好友:傅宗科。杨静,宋小南……聚在近郊的一问屋子里,屋中央的椅子上摆着余纯顺的遗像、花臼和两幅“风萧萧兮大漠寒,壮士一去不复返”、“风雨八年走中国,魂归大漠留英名”的挽联。现就读北京大学的徒步旅行家宋小南,和余纯顺结识已有4年了,小南长相和他颇为相似,很多次被人认错。当长发胡须飘飘的宋小南跨进门时,我差点脱口喊出:“余纯顺!”刹那间,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我是宋小南,是老余生前的知己。”小南紧走上前握着我的手。
宋小南在老余的遗像前放了一杯水说:“老哥呀,我最了解你,你上了征途就怕断水,小南给你送水来了;老哥,昌平给你带了巧克力,本来也想亲手交给你,她说以后再不让你吃榨菜嚼黑虫了……”
我在黑暗中抹去了脸上的泪……余纯顺,你说过你从不失约,可是,这次你没有遵守诺言,你失约了、永远的失约;我没有失去你!我承受不住失去你的巨大悲痛,在我内心深处,永远有个不能死去的人,正走向远天的底下;永远有串不肯停下的脚步声,敲击着黑夜和黎明……
宋小南说:“昌平,你和老余是对有情人,但不是有缘人,我和他是真正的有情有缘人。那年、那月,1992年9月26日,我终于完成了对西藏的东西穿越,到达了羽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几个月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戈壁上孤身跋涉,翻越无穷无尽直插云端的高山,我走尽了身上最后一丝力气,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吃一顿!我正街上找饭店,后面有人喊,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高大健壮、长头发大胡子衣衫褴褛的汉子,从后面快步赶上前来,他的红布坎肩前写着。徒步环行全中国’的字,十分醒目。我看着他猛然觉得似曾相识,‘请问,是南侠余纯顺乎?’
“‘正是!君北侠宋小南?’
“‘然也。’1987年3月24日,我从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发,开始徒步环中国旅行。1988年,《辽宁青年)刊登了另一个上海人走中国的消息,1988牟7月1日,余纯顺从上海踏上了征途。两个有着同样理想的人,立志用双脚走遍中国,奇迹般相会在人烟稀少的阿里大街上。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泪水在两张被高原罡风吹得又皱又裂的脸上奔流,然后,彼此给对方一拳,哈哈大笑,欢笑使我们付出代价,皱裂的唇笑得满嘴鲜血直流。在旅途中,经常有人间:你是南侠余纯顺,还是北侠宋小南?因此我们不断得到对方的消息。欣喜若狂之后,我俩几乎同时说:走,找个地方,喝一杯,庆祝!我们坐在海拔相当于三个泰山高的高原一个小饭馆上,喝着10块钱一瓶的啤酒,享受话的享受’,侃遍人海苍茫冷暖自悯大江东去天地悠悠豪情满怀壮志激情,我们慷慨激昂叹息不止。一顿开怀畅饮,花去了我们的住宿费,晚上,我们相偎相依在路边的卡车旁,把全部衣服都穿在身上,以10分钟冻醒一次起来跳一跳跑一跑的‘阿里高原睡眠法’,苦等天明。9月26日到10月26日,是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这就是我和老余之间的‘缘’啊,我们是对有情有缘人啊!”宋小南深情地口忆往事。他将一瓶酒浇在地上:“老余,你永远在路上,让我举杯为你壮行,一路好走,一路走好。
余纯顺倒下了,像一尊铜像倒在形似一个巨大问号的罗布泊。像他这样的人,似乎只有自下,才会使都市中惬意地生活着的人意识到世界上还有像他这样的人活着。有人认为余纯顺的探险生活似乎显得与20世纪末的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在这种背景下,他似乎更像都市的弃儿。但是,当夜深人静时,、在我们的心中往往会激发出环游中国环游世界的梦想,然而真正跨出意识的摇篮,独自走一趟的人却寥寥无几,也许是民族性长久以来的保守持重,中国历史上探险家少之又少。余纯顺说过:很难说,在阳光和月光交映下的这个星球上,我们人类已经生存了多少年。时至今日,设若再以通常的答案去解释诸如: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去向何方?我是什么?恐怕已很难令人完全信服。人类认识自己,以及所赖以生存的父母之邦的程度仍是十分有限的。尽管如此,人们往往还“甘愿”屈从于平日己有的惰性和满足,忽略了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本身同大自然应有的密切关系。但我相信:随着日益普遍起来的“世纪末”、“城市病”给人们带来的感觉愈显强烈,大自然中的各种美妙的旋律离人们更加久远的时候,便会有更多的人走向远天的底下……
余纯顺,你为人们带来思考,你也带着思考离去了。
余纯顺,你说过要走向远天的底下,走在异乡没有尽头的路上,你实现了,你永远不会踏上归乡的路,你一一。恒的异乡人已与世界合而为一,像一粒沙子口归荒漠,你不再走了,累了;你说过要在我的手心停泊,你又一次失约,你选择罗布泊湖心,选择了燃烧的落日;辽远的大漠枯死的胡杨,神秘的古城,还有千年的楼兰新娘陪伴着你,你将不再孤浊,不再寂寞。你正和秦时明月汉时关哺哺低语:树倒下了,而山站了起来。